2013年的中国茶界,有“节俭风”的降温,有唯一新标准的实施,有市场黑马的骤起,也有国外饮料巨头的虎视眈眈。在环保、节俭、亲民、务实和文化自信的思潮日益深入人心的社会背景下,茶界上下也必然地与时俱进,与国同心,与民同道,逐步开始对浮躁和铺张说不,走向崇尚实事求是、服务民生、谋划长远之可持续、接地气、得民心的健康发展之路。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海峡茶道》、《人民政协报·茶经》、《茶精品》、《中华茶人》以及伴夏茶网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站在行业全局的高度,以媒体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推选出2013年中国茶叶行业十大新闻。
TOP1:“国八条”实施,“节俭风”吹冷高端礼品茶
新闻回放:蛇年新春,中共中央出台《中办国办关于各级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八条要求》(民间俗称“国八条”),明文规定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国八条”出台后,各级政府紧随其后,出台更加详细的配套政策,致使茶叶的公务采购基本停止,令往年以高端礼品茶而获利丰厚的茶商们措手不及,有点“扛不住”。
推荐理由:“国八条”的实施,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四风”的系列举措,受冲击的是高端礼品茶叶市场。但从长远来看,一味用公款堆高的高端礼品茶市场,原本就是个背离市场法则的非正常现象,也是助长官场腐败和奢靡浪费之风的土壤。“国八条”实施,“节俭风”刮起,正有益于调整茶叶市场的消费结构,引导企业和茶商们把心思集中花在做好茶叶质量和服务市场需求上面,让茶产业更切实地走遵循市场法则和亲民之路。
TOP2:茶叶安全有了新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实施
新闻回放:2012年11月16日,卫生部与农业部联合发布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3-2012《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相比2005年版,新版的标准增加了100页内容,涉及的农药品种由原来的136种增加为322种。2013年3月1日,新标准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上市销售的茶叶必须符合25项农残标准。
推荐理由:从早先日本、欧盟的贸易技术壁垒到去年绿色和平组织的2份检验报告,茶叶农残一直是茶界的热门话题。我国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几经改善,形成以卫生标准为基础,各项检测方法作支撑,多项农药使用方法为补充的框架雏形,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有“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3个层次的茶叶产品。然而,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存在着交叉、并存和老化的问题,使得茶界对茶叶农残的把控有点“无所适从”。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茶叶生产中科学合理用药和对茶叶产品实施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唯一的法定技术依据,茶行业有望借此迎来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新局面。
TOP3:“疯狂的普洱”再现,名山古树茶价格狂飙
新闻回放:与今年春茶普刮“节约风”形成鲜明对比,云南普洱茶“名山古树茶”的价格不降反升,并且一骑绝尘,价格狂飙。今年3月28日,一线山头的古树茶中,老班章报价为3200―4500元/公斤,冰岛为4500―5000元/公斤,昔归为2600―3200元/公斤。而在2004年,老班章毛茶才30元/公斤,2010年之后,从1000元/公斤、1800元/公斤到去年的2800元/公斤,每年涨幅都在50%上下。今年已是普洱春茶价格的连续第5年上涨,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勐海县各茶山的古树茶价格涨幅高达30%,有些高达50%。
推荐理由:云南古树茶有树龄300年、500年以及千年野生的类别区分,古树茶产量有限,且每年在逐步减少,近年古树普洱茶受追捧,是从收藏和投资的理性角度出发。此次“疯狂”与2007年的普洱热不同,当时一窝蜂炒的普洱茶,大多是没有质量保障的大路茶,受害者多。然而,普洱茶市场波诡云谲,总是存在着不可预测的风险,“疯狂的普洱”将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TOP4:“中茶拍”成立,“茶拍”为茶叶出口开新路
新闻回放:2013年4月3日,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茶拍”),敲下了2013西湖龙井春拍的第一槌。这是“中茶拍”获得国务院冠名“中”字头后的第一次拍卖,预示着拍卖将成为茶叶交易的重要方式和引导茶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推荐理由:茶叶拍卖已屡见不鲜,然而国内市场的拍卖多数是通过造势而为茶叶商家“造市”。“中茶拍”的主要目的,一是在于通过拍卖交易的平台,架起产销之间公正、公平、公开的桥梁,规范安全诚信的交易环境,促进茶叶的规范化、产业化和标准化;二是在于形成相对集聚的出口渠道,促进我国出口茶叶价值的回归,为茶企争取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带动茶业增效和茶农增收。
TOP5:农业部出台《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新闻回放:4月23日,农业部出台《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各产茶区政府切实有效地加强对于茶叶生产的管理,要求在今后一个时期,“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同时,加强茶园管理,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和效益,促进茶叶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推荐理由: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的欣欣向荣,各级产茶区政府为拉动经济,纷纷开山种茶,大力发展茶园面积,使得茶园的面积不断扩大,茶叶的产量一味持续增加,茶叶市场供大于求,而茶叶品质和产能效益却不见提升。农业部出台的“意见”,要求各级产茶区政府把心思放在加大旧茶园改造、提升茶园管理水平、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上面,其思路在于珍惜资源、珍爱环境的“精耕细作”。这对于偏重于在茶叶产量和销量上能有一组漂亮数字而忽视长远效益与环境的许多产茶区政府来说,无疑是很及时也很真诚的一个“意见”。
TOP6:“闽茶世界行”启航中国茶媒海外首演
新闻回放:9月19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等单位主办,《海峡茶道》杂志社承办的“闽茶世界行”首站——美国站在纽约罗斯福公园盛大启航。春伦、元泰、本信等优秀闽茶茶企汇聚罗斯福公园,向美国茶叶爱好者展示了多彩闽茶的风采及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首批闽茶企业也与美国闽侨文化中心签约,正式进驻闽侨文化中心展示,共同开展茶业资讯、人才、品牌等方面的交流。
推荐理由:这是中国茶媒第一次在海外组织茶事文化交流及展示,活动旨在世界范围内,宣传福建茶叶,弘扬以闽茶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了解、交流,倡导“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和理念。
TOP7:星巴克开茶吧开启咖啡大佬的“茶叶梦”
新闻回放:10月24日,星巴克在纽约上东区的首家茶吧“Teavana”开张纳客。星巴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宣称,星巴克将用经营咖啡的精神经营茶饮料,未来五到十年内,希望在北美及全球市场开设至少1000家茶吧,掘金“900亿美元”的全球茶饮市场。
推荐理由:42年致力于咖啡调制及零售领域,当人们谈及星巴克,首先联想到的无疑是咖啡。一直以来,星巴克以贩售文化著称,是最成功地把饮料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全球性企业,并在将西方咖啡文化复制到东方的尝试中捷报频传。这样的一家咖啡大佬正式“盯”上了中国茶,将会引领茶叶市场什么样的变动,无疑值得中国茶界人士深思。
TOP8:“双十一”茶叶网购狂欢茶企试水新媒体营销
新闻回放:2013年“双11”当天,茶叶类目销售额为9249.1056万元,与2012年“双11”3264.6307万元的销售额相比,增幅高达283%。茶叶销售在天猫平台上的增速如狂,显示了茶叶企业非常重视电商平台的优势。此外,拥有6亿注册用户,1亿日均活跃用户的微信,也以其高到达率、高曝光率、高接受率、高便利性成为未来网络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部分茶企已经嗅到了微信带来的商机,开始试水微信营销,希望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获得更大的市场。
推荐理由:毫无疑问,中国茶产业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传统茶企、茶产业电商及转型中的电商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除了激增的销售额,“双11”大促的意义更在于对商家的产品销售、品牌宣传、团队磨合、企业内功的一次磨练,同时也提升了全行业对电商的认识。网购狂欢节,在为我们展示电子商务的明天,为消费品生产企业、消费群体勾画未来的美好愿景,也在考验着为新型营销业态所配套的各种环节、各种观念、各种软硬件,给未来指引着方向。
TOP9:天下为公“金骏眉”终成通用名称
新闻回放:12月12日,北京市高院对“金骏眉”商标案做出二审判决,最终认定“金骏眉”是一种红茶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自此,历经五年的金骏眉商标案尘埃落定,所有武夷山区域内有资质的企业,都可以向同业公会申请使用“金骏眉”商标。“金骏眉”商标成为众多武夷山茶企可以共享的集体财富。
推荐理由: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是中国企业界所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此类的商标纠纷早已屡见不鲜,如“王老吉”凉茶、“小肥羊”火锅、“解百纳”红酒等,都与此次“金骏眉”商标案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茶叶本身却具有自然农业和传统文化的特性,茶叶的影响力究竟是更多依托于自然、传统和集体的智慧,还是依靠某一人或某一家企业就真的可以独立完成所谓创新?金骏眉商标案所能引发的思考,似乎远不只是一个知识产权保护那么简单。
TOP10:茶企疲于奔命,茶博会似成“鸡肋”
新闻回放:随着近年来茶叶经济的蓬勃兴起,各式各样的茶博会也随之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仅在珠三角地区就有20多场茶博会,全国每年以茶为题材的展会超过200个。花样繁多的茶博会令茶叶经销商和消费者应接不暇、无所适从。
推荐理由: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恶性模仿式的跟风抄袭严重,但凡有一个能尝到甜头的新做法,马上就有大批的模仿者迅速跟进,并且总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经济的“商业模式”从创新到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茶博会的千篇一律和良莠不齐就是一个显著的案例。有些参展商是“奉命”参展,有些是盲目跟进,有些则是借茶博会的平台独辟新奇,极尽搞怪之能事的“变态营销”。如何突破茶博会已成“鸡肋”的瓶颈,另寻新的市场介入模式,已成为茶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之一。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